close

  中新社北京9月3日電 (郝爽)“抗日戰爭過程中,海外僑胞救國救亡,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。”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,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黃紀凱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,在這個特殊的日子,海外華僑的抗日事跡更應該被銘記。
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由陳嘉庚於1960年提出倡議,2011年在北京動工修建,目前已徵集到逾萬件館藏品。據黃紀凱介紹,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的華僑抗日館藏文物,主要從三個方面展現華僑對中國抗日戰爭的貢獻,即華僑宣傳鼓動抗日、捐款捐物支援抗戰,以及投身抗日。
  “我館館藏的《美洲華僑日報》,創刊之時正是抗日戰爭最慘烈的時候。創刊號頭版就有關於中國抗日的內容。”黃紀凱表示,海外華僑通過媒體和組織活動等方式,或利用已有機會,或自己創造條件,對僑胞進行抗日宣傳,同時,令所在國家和當地民眾認清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。
  黃紀凱特別介紹了館藏文物“中華民國救國公債券”。“‘盧溝橋事變’後,中國東南沿海財政重地相繼失陷,為解決財政困難、軍費緊缺的問題,國民政府於1937年9月發行救國公債5億元,海外華僑認購一半,最後全部無償地貢獻給祖國。”
  在館藏文物中,記者看到了海外僑社宣傳抗日的信函,以及《賣花詞》樂譜手稿。
 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,著名小號演奏家夏之秋等人組建武漢合唱團赴新加坡等地宣傳抗日,募捐救國。在“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”主席陳嘉庚支持下,新加坡中小學生上街義務賣花,將售花所得支援中國抗擊日軍侵略。陳嘉庚的秘書潘國渠(潘受)為此創作了《賣花詞》,夏之秋譜曲,一時傳遍南洋各地。
  “這件旗袍上的血跡是在泰國著名僑領蟻光炎遭暗殺時沾染上的,”黃紀凱展示了蟻光炎的妻妹劉素影當時所穿的染有血跡的白色旗袍。
  蟻光炎早年移居泰國,抗日戰爭爆發後,他領導泰國華僑抵制日貨、捐款捐物。滇緬公路開通後,他帶頭捐獻卡車,發動華僑機工回國服務。1939年11月21日夜,蟻光炎遭跟蹤埋伏已久的親日凶手開槍暗殺。臨終時,他坦然對妻子說:“我雖死,你們不用痛心,中國必定勝利!”
  南僑機工是海外華僑回中國投身抗日的傑出代表,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中,收藏了南僑機工李月美的一眾物品。
  黃紀凱對記者說,“2005年我曾經採訪一位時年91歲的南僑機工,問及他當年放棄海外富足生活投身抗日是否後悔,老人淡然地表示,回國只為救國救亡,中國不但沒有亡國,且今日發展如此之好,當年的願望早已實現,沒有什麼可後悔的。”(完)  (原標題: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藏展現華僑抗日貢獻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r06brtu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